近日,市北區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了人才新政《關于實施“北尚英才”計劃 加快建設人才創新集聚高地的意見》。
《意見》突出立體化、市場化、生態化,在人才引育留用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項目措施,提出了深入實施高端人才培土、產業人才培育、創業精英引領、科技人才突破、行業人才支撐、市場招引提升、青年人才倍增、人才環境發展8項計劃,進一步解決人才痛點難點問題、優化人才發展生態環境,以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人才政策體系,誠邀海內外人才來市北區共謀發展、共創未來,為建設繁榮美麗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區提供人才支撐。
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圍繞加快集聚高端人才和項目,實施高端人才培土計劃
以加快吸引集聚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戰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為目標,市北區探索建立“高端人才+創新團隊+優質項目”的引育模式,對在市北區進行自主技術研發或創新成果轉化,研發領域處于所在學科前沿,產業發展前景良好,創新成果符合市北區產業發展方向的人才(項目),通過政策賦能、金融賦能等方式給予落地支持。
對區屬單位全職引進或自主培養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分別給予最高800萬元綜合補助,在市北區創辦企業的,連續3年給予辦公用房租金補貼;聚焦重點產業領域,按照企業年度區域綜合貢獻、成長速度、科研成果、獲得投資額度等指標,創新開展高端項目遴選,對項目給予連續5年辦公用房租金補貼經評估以市場化方式對人才項目給予最高5000萬元股權投資,對經認定的高端項目團隊成員連續5年給予扶持;完善對區內市級離岸基地吸引、聘用的海外高層次人才支持政策,集聚培育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
2、聚焦產業發展方向和人才實際需求,實施產業人才培育計劃
聚焦重點企業和項目人才因認定標準單一、門檻過高等原因沒有獲得政策支持的問題,市北區緊扣主導產業發展方向和需求,圍繞總部經濟、數字經濟、航運貿易、商務商貿、現代金融、都市工業、醫養健康、文化創意等“2+6”重點產業領域,綜合考慮產業戰略作用、企業年度區域綜合貢獻、人才能力實績等因素,出臺市北區產業領軍人才認定辦法,對符合條件的,經認定,授予市北區產業領軍人才稱號。對確需破格評審認定的急需緊缺人才,采取“一事一議”方式予以認定。對產業領軍人才給予租房補貼、資金獎勵等政策,集聚高端產業人才、助推企業轉型升級。在政策落實方面,實施“自主薦才”“以績推才”“按薪定才”模式,將人才政策自主權交給企業,對符合認定標準的企業每年給予產業領軍人才配額,招什么人、讓誰享受政策,都由企業自己說了算,為企業招才引智提供政策杠桿。
3、深化創新創業人才選拔機制,實施創業精英引領計劃
為實現項目集聚人才與人才帶動項目的良性互動,市北區提出實施創業精英引領計劃,強化“以賽引才”“以投引才”,加強與各類創投風投機構的對接合作,聚焦項目發展潛力、企業成長速度、獲得投資額度等維度,引進技術水平領先、市場前景廣闊、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人才項目,對獲得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優秀獎以上、山東省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創業團隊類優勝獎、青島市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市北區國際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獎項和項目獲得創投風投機構500萬元以上融資的創業人才,在市北區創辦企業且正常運轉的,給予啟動經費、辦公用房、經濟貢獻獎勵等扶持,幫助人才項目快速發展。創新大賽舉辦模式,充分向用人單位、市場主體授權,鼓勵市北區頭部企業自主開展國際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產業專項賽,給予人才項目配額,認定后享受市北區創業精英同等政策待遇。下步,市北區即將組織開展國際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數字經濟、都市工業、文化創意等特色產業賽道,公開遴選優秀創新創業人才和項目,邀請國內外知名創投風投機構進行現場對接,吸引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來市北區創業發展。
4、聚焦破解產業發展技術創新難題,實施科技人才突破計劃
為加快培養優秀科技創新人才,系統提升人才鏈、技術鏈、產業鏈整體效能,市北區深入推進市級未來之星高端人才、“新銳”人才培養培育,在享受市級政策的基礎上,再給予50%配套補助;對區屬單位通過項目合作、技術指導等方式,柔性引進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給予連續3年綜合補助;對新設立省、市級院士工作站且合作院士被認定為駐魯院士或聘任制院士的,經評估業績突出的給予建站補助和科研資助;推動建設一批優質院士工作站、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支持轄區企業、駐區高校、科研院所實行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分別給予大型科學儀器擁有單位和使用單位補助,鼓勵企業與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打造科技人才培育平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應用。
5、持續優化本土人才隊伍結構,實施行業人才支撐計劃
堅持盤活人才存量與擴大人才增量并重,暢通人才成長發展渠道,市北區圍繞教育、衛生、文化、社會、高技能、金融等人才隊伍建設,選拔一批創新創業成果突出、成長發展潛力較大的區級行業拔尖人才,對獲評人才給予政府津貼等政策。健全人才激勵評價措施,對入選青島行業拔尖人才及齊魯和諧使者、齊魯首席技師、齊魯金融英才、齊魯金融之星等省級齊魯系列重點人才工程的給予獎勵激勵。大力引育高層次教育人才,對全職引進或自主培養的市級以上名師、名校長、特級教師等,給予最高100萬元生活補貼。強化技能人才培育,對世界技能大賽金牌層次,世界技能大賽銀牌、中華技能大獎和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層次,世界技能大賽銅牌、全國技術能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層次的高技能人才,分別給予獎勵資金,促進各行業領域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充分發揮本土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
6、拓寬企業招才引智渠道,實施市場招引提升計劃
近年來,市北區圍繞打造全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示范基地平臺,建設了全市首家國際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依托“集聚產業、拓展服務、孵化企業、培育市場”四大核心功能,構建了多層次、專業化、全方位產業鏈,先后吸納萬寶盛華、智聯招聘、青島人才集團等九十多家國內外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服務企業近10萬家,為數十萬人才提供人力資源服務。下一步,市北區將繼續發揮專業機構作用,通過伯樂相才薦才的方式,撬動市場化、專業化、社會化力量助推招才引智,發現、選拔和引進優秀人才,按照引才數量和引進人才年薪對引才機構進行分檔獎勵;對全職引進青島市A、B、C和符合“2+6”產業體系的D類高層次人才的中介機構和個人,按照人才層次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對推薦優秀人才參加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山東省泰山系列人才評審并且進入最終答辯的企業,給予5萬元一次性獎勵,充分凝聚引才聚才工作合力。
7、圍繞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區目標,實施青年人才倍增計劃
以區黨代會提出全力打造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區為契機,整合各類優勢資源,支持青年人才集聚發展。加大對青年人才招引的政策支持,對引進“金種子”人才的單位給予培養經費,對招引青年人才較多的企業和人力資源機構給予資金獎勵;建設青年人才創業培育體系,常態化開展項目診斷、項目輔導、項目路演,積極協調相關金融機構提供金融服務,對獲得社會資本融資的優秀青年人才創業項目,引導國有資本進行股權跟投,助力項目快速發展;鼓勵市場化、專業化機構依托青年公寓、商務樓宇等資源,投資建設青年人才社區,對獲評市北區青年人才社區的給予最高10萬元獎勵,初步構建起集優秀青年人才引進、青年科技項目扶持、大學生創業項目跟蹤輔導、青年人才社區建設、新入職大學生技能培訓為一體的青年人才倍增政策體系。
8、整合政府資源和專業化機構力量,實施人才環境發展計劃
圍繞涵養人才發展生態,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市北區堅持運用平臺思維、市場邏輯、資本手段,全力優化人才賦能生態。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加強對人才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健全領導干部聯系服務高層次人才制度,切實幫助人才解決實際問題;優化高層次人才服務體系,提供子女入學、醫療保健、家政養老等20項個性化、定制化、精細化服務,構建“線上預約、專員響應、線下辦理、定期回訪”服務閉環;升級線上人才服務平臺,統籌各職能部門、街道、平臺公司和社會化機構力量,建設人才信息數據庫,完善人才安居平臺,線下深化人才賦能中心建設,常態化開展政策宣講、項目路演、產學研對接等活動,對建設重點產業人才賦能中心和開展人才交流活動的單位,根據規模和影響力等給予分檔獎勵,營造優質人才發展生態。